| 首先申明一下``以下部分除力量係數表是本人自己整理以外``COS表和洞高係數表都算轉別人的``在這裏說一聲不好意思`看過的帖子太多``也記不清是看哪位前輩的了`- -`不過都是爲了幫助更多的人``我想前輩GGJJ不會生氣的澳`` 
 看了那麼多前輩的經驗``加上自己摸索`也有了一點自己的看法`
 經過長時間研究`現在覺得次种算法還是比較準確`
 這種算法分爲4個步驟:
 
 第1步: 算出炸球所需要的力量
 
 炸球力量公式: 距离 +或- 洞高 +或- 风力 / 250 (1W爆气)
 距离 +或- 洞高 +或- 风力-5 / 230 (2W爆气)
 距离 +或- 洞高 +或- 风力-6 / 210 (3W爆气)
 这里要特别注意: 根据上面的公式所算出来的力量,是要加附加值的,也就是说,上面的公式所算出来的力量不是最终炸球所需要的力量.关于附加值.棒槌为你们准备的附加值表(装傻):
 
 力量范围 1W 2W
 
 8.0-8.5 +0.3 +0.3
 8.5-8.7 +0.3 +0.3
 8.7-9.0 +0.25 +0.25
 9.0-9.2 +0.25 +0.25
 9.2-9.3 +0.15 +0.15
 9.4-9.9 +0.05 +0.05
 
 例1: 距离242 洞高-4.71 风90度(上下为90度)5M逆风
 算这个洞的力量为: 242-4.71+5/250=0.96916
 那么得到0.96916这个力量数据,粗算成0.97,这里所算的0.97也就是9.7了,现在千万要记住,这里的9.7还不是最终所需要的力量,那么对照上面的附加值表格 9.4-9.9 1W杆都是+0.05,所以最后炸球应该用的力量为 9.75
 
 例2: 距离215 洞高-5 风45度(同样是上下90度)5M逆
 在算这个洞的力量之前,先说说逆风 5M 45度该加多少风力,因为是逆风,所以风力是加 (顺风就是减),5M45度,也就是把5M风等分成2份,45度刚好占一半,加上逆风的关系,所以风力应该加5M的一半,也就是2.5
 那现在来算力量: 215-5+2.5-5/230=0.902...
 这也要注意,如果是用2W炸上面的公式是:距离 +或- 洞高 +或- 风力-5 / 230 (2W爆气), 所以千万要记住-5
 我们算出来的力量数据粗算为 0.9 根据附加值表找出 9.0-9.2 2W要+0.25,所以最终需要的炸球力量为: 0.9+0.25=0.925=9.25
 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第2步: 根据所算出来的力量,找出相应的力量系数
 
 只要完成第1步,其他的就简单一点了,给大家准备了力量系数表 :
 
 力量系数表:
 
 100% = 1.00
 99.5%= 0.99
 99% = 0.98
 98.5%= 0.97
 98% = 0.96
 97.5%= 0.95
 97% = 0.94
 96.5%= 0.93
 96% = 0.92
 95.5%= 0.91
 95% = 0.9
 94.5%= 0.89
 94% = 0.88
 93.5%= 0.87
 93% = 0.86
 92.5%= 0.85
 92% = 0.84
 91.5%= 0.83
 91% = 0.82
 90.5%= 0.81
 90% = 0.8
 89.5%= 0.79
 89% = 0.78
 88.5%= 0.77
 88% = 0.76
 87.5%= 0.75
 87% = 0.74
 86.5%= 0.73
 86% = 0.72
 85.5%= 0.71
 85% = 0.7
 84.5%= 0.69
 84% = 0.68
 83.5%= 0.67
 83% = 0.66
 82.5%= 0.65
 82% = 0.64
 81.5%= 0.63
 81% = 0.62
 80.5%= 0.61
 80% = 0.6
 
 说明一下:这里的95%就是力量9.5格
 
 那么拿例2的数据来算,例2的需要的炸球力量是9.25,也就是92.5%,请自己找出92.5%的力量系数:0.85
 好了OK,力量系数搞定,要记住这个数据0.85
 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
 第3步:根据洞高,找出相应的高度系数
 
 同样为大家准备了高度系数表,方便大家自己查:
 
 高度系数表:
 
 高度系数表:
 洞高(Y) 1W 2W 3W
 -14~-15   1.05 1.14
 -13~-14   1.04 1.13
 -6 ~-7 0.91 0.975 1.05
 -5 ~-6 0.9 0.96 1.04
 -4~-5
 -3~-4 0.89 0.95 1.025
 -2~-3 0.88 0.94 1.01
 -1~-2 0.87 0.93 1
 -1 ~ 0 0.86 0.92 0.99
 0 ~ 1 0.85 0.91 0.98
 1 ~ 2 0.84 0.9 0.97
 2 ~ 3 0.83 0.89 0.965
 3 ~ 4 0.825 0.88 0.96
 4 ~ 5 0.82 0.87 0.95
 5 ~ 6 0.81 0.85 0.94
 6 ~ 7 0.8 0.83 0.93
 7 ~ 8 0.79 0.81 0.92
 8 ~ 9 0.78 0.79 0.91
 9 ~ 10 0.77
 10~11 0.76
 0.75
 0.74
 0.69
 
 说明一下:这里没有统计出来的,是因为用得很少,如有需要,就自己统计出来,都是有规律的
 
 那么根据例2的球洞高度是: -5 找到相应的 -4~-5 的洞高系数是: 0.96(注意2W才是0.96)
 
 OK搞定高度系数,记住数据0.96
 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
 第4步: 算出COS角度值
 
 下面是用计算器算出的cos1-cos90度的所有值:
 
 
 cos 0 --- 1
 cos 1 --- 0.999
 cos 2 --- 0.999
 cos 3 --- 0.998
 cos 4 --- 0.997
 cos 5 --- 0.996
 cos 6 --- 0.994
 cos 7 --- 0.992
 cos 8 --- 0.990
 cos 9 --- 0.987
 cos 10 -- 0.984
 cos 11 -- 0.981
 cos 12 -- 0.978
 cos 13 -- 0.974
 cos 14 -- 0.970
 cos 15 -- 0.965
 cos 16 -- 0.961
 cos 17 -- 0.956
 cos 18 -- 0.951
 cos 19 -- 0.945
 cos 20 -- 0.939
 cos 21 -- 0.933
 cos 22 -- 0.927
 cos 23 -- 0.920
 cos 24 -- 0.913
 cos 25 -- 0.906
 cos 26 -- 0.898
 cos 27 -- 0.891
 cos 28 -- 0.883
 cos 29 -- 0.874
 cos 30 -- 0.866
 cos 31 -- 0.857
 cos 32 -- 0.848
 cos 33 -- 0.838
 cos 34 -- 0.829
 cos 35 -- 0.819
 cos 36 -- 0.809
 cos 37 -- 0.798
 cos 38 -- 0.788
 cos 39 -- 0.777
 cos 40 -- 0.766
 cos 41 -- 0.755
 cos 42 -- 0.743
 cos 43 -- 0.731
 cos 44 -- 0.719
 cos 45 -- 0.707
 cos 46 -- 0.694
 cos 47 -- 0.682
 cos 48 -- 0.669
 cos 49 -- 0.656
 cos 50 -- 0.642
 cos 51 -- 0.629
 cos 52 -- 0.615
 cos 53 -- 0.602
 cos 54 -- 0.588
 cos 55 -- 0.573
 cos 56 -- 0.559
 cos 57 -- 0.544
 cos 58 -- 0.529
 cos 59 -- 0.515
 cos 60 -- 0.5
 cos 61 -- 0.485
 cos 62 -- 0.469
 cos 63 -- 0.454
 cos 64 -- 0.438
 cos 65 -- 0.422
 cos 66 -- 0.407
 cos 67 -- 0.391
 cos 68 -- 0.374
 cos 69 -- 0.358
 cos 70 -- 0.342
 cos 71 -- 0.325
 cos 72 -- 0.309
 cos 73 -- 0.292
 cos 74 -- 0.275
 cos 75 -- 0.259
 cos 76 -- 0.242
 cos 77 -- 0.224
 cos 78 -- 0.208
 cos 79 -- 0.191
 cos 80 -- 0.173
 cos 81 -- 0.156
 cos 82 -- 0.139
 cos 83 -- 0.122
 cos 84 -- 0.104
 cos 85 -- 0.087
 cos 86 -- 0.070
 cos 87 -- 0.052
 cos 88 -- 0.035
 cos 89 -- 0.017
 cos 90 -- 0
 
 说明一下: 这里的COS角度同样也是反着看
 
 还是拿例2来说:45度 5M风 那么首先找到45度的COS函数是: 0.707
 
 因为是5M所以要 乘5 (是几M风就*几)
 0.707*5=3.535
 
 记住这个数据:3.535
 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
 好了,我们把例2的所有数据算出来了,在根据最后的炸球风偏公式就可以算出例2的风偏是多少了:
 
 炸球风偏公式: 力量系数*高度系数*COS函数
 也就是把所有算出来的3个数据乘起来: 力量系数是0.85 高度系数是:0.96 COS函数刚才算了是:3.535
 
 0.85*0.96*3.535=2.88456
 粗算成2.88
 那么,例2的偏移就是: 2.88格
 刚才已经算出来所需要的力量是:9.25格
 所以例2的数据就出来了: 2.88 9.25
 
 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
 
 根据长时间的研究总结,在炸球方面有了新的认识:
 
 每个图的每个洞,都有3个洞位,大家记住,除了最远一个洞位(肉眼都能看得出),其他洞位用以上公式算出来还有修正值,具体如下:
 
 
 当风是向>>吹的时候,用以上公式算出来如果是2.0, 那么修正之后偏2.2
 当风是向<<吹的时候,用以上公式算出来如果是2.0, 那么修正之后偏1.8
 
 也就是说, >>风要多偏0.2
 <<风要少偏0.2
 
 此修正值只对于3M风以上,3M以下的风,就用上面的公式算出来多少,就打多少行了.8过
 有时候风很大的时候,+-0.2可能也会少或多,那么大风的情况下,要+-量就自己多实验几次了.
 
 PS:上僅爲個人意見`如果有寫的不對的地方`還請各位大俠嘴下畱情``也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``
 BY:一棒槌de曖昧
 |